世界运转背后的国家兴衰 - 笔记

117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Dalio宏观周期模型

Dalio总结了衡量国家实力的八个指标:

1.教育 2.(成本)竞争力 3.创新和技术 4.经济产出 5.世界贸易份 6.军事实力 7.金融中心实力 8.储备货币地位

这八个指标是如何影响国家兴衰的:

img

教育实力的提高推进了创新和技术,进而扩大世界贸易份额和军事实力,增加经济产出,建设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在一定时期之后构建起作为储备货币的货币体系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恢复高考)

这些因素在图中呈现一种周期性和相关性的上行或下行变化,Dalio把这种变化的过程成为大周期Big Cycle

img

可以将其总结为三个重要阶段:上升阶段顶部阶段下跌阶段

上升阶段

破坏之后的重建

此为新秩序建立之后的繁荣建设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的基本面较为强劲,体现为:

(a) 债务水平相对较低 (b) 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相对较小

(c) 人们通过有效合作来创造繁荣 (d) 具备良好的教育和基础设施

(e) 拥有强有力且有能力的领导者 (f) 一个或多个世界主要大国主导着和平的世界秩序

这使得一个国家变得更有效率且全球贸易份额不断增加从而在全球市场更有竞争力。 经济的增长和贸易的增多会带来军事力量的提升(条件是有能力的领导者夺权且设计出一个出色的系统)

收入的增长又可投资与基础设施、教育和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国家也会打造激励和支持机制,扶持有能力创造或者获得财富的人(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

顶部阶段

国家维持着使其崛起的成功,但在成功的回报中埋下了衰落的种子

(a) 高负债 (b) 财富,政治观和政治差距的巨大 (c) 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不断下滑

(d) 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e) 过度扩张的国家受到新兴对手的挑战

国家既富有又强大,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收入,这使得劳动成本相对提升,竞争力下降。随着人民变得更加富有,他们往往不会像以前那样努力工作,而是更享受悠闲生活,在极端情况下人们会变得颓废,获得财势的人和继承财势的人往往拥有不同的价值观,而后者在挑战面前会更加脆弱。

随着人们习惯富裕生活,他们会更趋于推断好时光能持续下去,于是通过借款来享受优越的生活,从而导致金融泡沫。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中提到,尽管人们的债务增加,但贷款人会提高更宽松的信贷条件,因为大家都以为形势"一片大好",人们仅注意最近出现的情况,即收入一直在增加、资产价值不断上升、股票市场欣欣向荣。现在是繁荣时期,用借来的钱购买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是很划算的。收入的增加会抵消债务,只要收入的持续上升,债务负担(债务与收入的比率)就可以承受,与此同时资产价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购买资产。当过度借贷消费时,泡沫变产生了。

金融收益的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且还会影响政治体系。财富拥有者为了维持和增加财富与政权掌控者合作,一起建立共生关系,制定和执行规则,并给予其子女更多的特权,如提供更好的教育,从而造成了富人与贫困者在价值观、政治和发展机会上的差距。因此,那些不太富裕的人觉得这个体制不公平,因此产生怨恨情绪。但是只要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仍在提高,这些分歧和怨恨就不会造成冲突。(扶贫是必要的)

下跌阶段

人们的狂热已经再也无法被阻止了

一旦债务变得极其庞大,经济出现衰退,国家就要被迫在债务违约和增印货币之间进行选择,而国家几乎总会选择增印货币,起初是渐进地进行,最终是大规模发行,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胀加剧。

贫富之间以及不同民族,宗教教徒和种族之间的冲突严重激化,导致政治极端主义,左翼或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抬头。在这个阶段,人们通常把各种问题归咎于资本主义、资本家和精英。富人会被加征税收,当富人担心自己的财富和福祉被剥夺时,就会进行资产转移,资金外流导致国家税务收入减少,一旦变得严重国家就会禁止这种行为,那些想要逃离的人就会感到恐慌。

动荡不安的局势导致生产力的下降,使经济总体规模缩小,招致更多冲突,人们为如何分配日益缩减的资产和争斗。随着冲突升级,革命或内战将会爆发,强有力的民粹主义领导人控制乱局和恢复秩序,推动财富再分配和巨大变革。(德国 西班牙 日本 苏联 中帝),这也有可能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